咒祖以开道功德所化的诅咒阴翳,在地藏的命数里落下,它代表着天道的憎厌,已经由沾身的尘埃,渐渐腐蚀为命运的胎痕�
地藏哪怕正在与姜述对峙,以其对天道的掌控,也本可轻轻一抬手,就将其拂去。但澹台文殊对天道的争夺,鲲鹏天态的翻搅,再加上正在跃升超脱的缘空师太,令祂抬不得这只手�
从天机混乱、天眷隔绝再到天道厌弃……天道的波澜,竟然起伏在人海中�
自远古人皇在绝境中说出那四个字,“人定胜天”。此后一代代人杰,仿佛故事一再的重演,竟将这四个字,变为真理一般的存在�
地藏看着天妃,有一种莫名的忧愁:“你甚至都不说个‘借’字。�
天妃身周竹林肆意生长,在天海之上荡漾为竹海,沐浴在紫微星光下,一片紫意。洗月庵多年来的积累正支持着她,她一旦成道,佛门第三座圣地不求自成,甚至可以跃升第一�
在当今这个时代,悬空寺和须弥山背后,可是都没有超脱者了�
天海紫竹林!鲲鹏游其中�
他感受着这片竹林所体现的天道奥秘,也享受着紫微星光的沐浴,迅速修补耗损�
竹海之上,缘空师太双掌合十,尽显宝相:“我佛慈悲,救度众生,岂求回报?我不是借,是要。�
最应礼佛的尼姑,对佛最不敬!张口就讨寿一千年�
因为她也在成佛的路上,真正等而视之,不奉其尊�
“你修的不是眼前佛,修的也不是自身禅,你的道在哪里?又凭借什么——向我商要?�
在姬凤洲的海角剑下,地藏已不能一眼看清因果,尽知根底,只能考验自己的见识。祂亦在观察天妃的超脱路。大千世界三千佛,祂发现眼前这一尊的路,似是而非�
接着祂就看到眼前这一尊遽而倒转——不是天妃倒转,是祂这尊供在戟锋上的天道金身被掀翻!
此时的姜述,长发只是简单的用一根乌簪挽住,身上的紫衣常服都被撑开,身后一轮紫日升天海。他改单手为双手,在澹台文殊靴裂梵山,天妃以竹节山撑天道、用紫竹林夺天眷的关键时刻,将地藏的天道金身掀转过来,死死地按在了望海台上�
沛然勇力,当世霸君�
咚!
地藏砸落望海台,竟发出一声悠长的撞钟般的响。这声音扩张开来,以望海台为中心,方圆数万里海域,骤平于一瞬!
澹台文殊的文山也瞬移而来,重重砸在这尊天道金身的腰眼,以此为镇�
又是一撞钟般的响!
钟声范围外仍是骇浪不歇,钟声范围内天海平滑如镜�
姜望的鲲鹏天态,也一瞬间贴住了,只有一层金辉随身荡漾。他现在不必最大范围地搅动天海波澜,而是要在天海之中,让自己有最强的针对地藏的杀力体现�
他在这个时候仗剑折身,足踏水镜林中走,身姿潇洒,眸光静沉。好似竹中青雀披金衣,蓄势待发,又以仙印点眉心,就此看向天妃—�
却见那僧衣云纱、宝相端严的大菩萨,遽而一步已欺近,随着紫竹林海的蔓延,踏上了望海台�
方天鬼神戟正抵着地藏天道金身的背脊,将其押住。这尊洗月庵的大菩萨,却是探出手来,一把按住了地藏天道金身的后脖颈—�
她按得是如此之认真,那无限美好、撕开了天道画卷的手,亦有青筋鼓现,很见几分气力!天道之争在其中�
地藏的声音闷道:“缚佛何紧!�
天妃的姿态是这么的粗放,声音却静婉端仪:“先夫在时常有言,人生在世一定要抓紧。机会和时间都稍纵即逝,你不抓紧,就两手空空。�
她就这么按着地藏,慢慢地道:“这一千年,你肯,就是商要。不肯,就是强讨。�
“至于我凭借什么——�
她的另一只手扬起来,纱如云飞,僧袖褪下,是一截玉藕般的小臂,而五指一张,握住一柄天极之刀�
此刀刀锋只一弯,刀脊有两尖,仿佛三轮弯月相并,而刀柄流动变幻如截取了一段星河…�
日月星三轮斩妄刀�
一袭白衣落天海,身后有一轮巨大的明月,身周星辰环绕,脚下踩着熊熊燃烧、焰火光明的太阳战车�
其人其质,仿如天人�
其身其影,翩似惊鸿�
他如一片神鸟飘飞的白羽,又真真切切行走在人间�
神王临世的过程里,浊世的公子正登天�
明明轻飘飘如叶,气势却在暴涨,在飞落的那一刻恰恰抵达极限,似与天齐,证成绝巅!
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波折,就只是轻描淡写水到渠成的一步�
仿佛今日又喝了酒,醉上天海楼�
那双如屠龙大子的黑眸,确有几分微醺�
“今齐国之大事,不可不用我冠军!�
便是一挥手�
他的斩妄刀,投为水中月�
又被天妃捞起来�
点点星光仿佛天河水�
今日的缘空师太有些怅怀:“昔我十六,摘【借道】为神通,逢无咎于天雄城。他说‘世上必有雄城雄于天雄者,为吾宫室’。我说此路难成,他说虽远能至。后来果有临淄。�
所谓【借道】之神通,能借他人之道途也�
到了天妃这样的境界,自不再倚神通,而是把握世界本质,直指此道根本�
天地广阔,大道无穷,借而行之,乃至绝巅之上�
尹观的咒翳被她借来夺天,重玄遵的斩妄被她借来割缘�
她握着前大齐冠军侯的道途斩妄刀:“多少年来我一直记得这句话——虽远能至。�
尼姑提刀�
日月星三光,天之极也�
她说:“道在其中!�
所以千山万山,终能登顶。所以断缘千年,能近彼岸�
就此一刀斩佛头!
时间在这一刻无限地拉长,但时间的长旅被文山碾碎�
空间在这一刻无限地延展,但空间的遥途被戟锋撕破�
所以斩妄的刀锋仍然斩上了佛颅�
刀锋本身不能企及超脱,但握刀的人近在咫尺�
就如方天鬼神戟本身连靠近地藏的资格都没有,可是提着方天鬼神戟的大齐天子,是实打实的超脱战力,能够把戟锋扎进地藏的眼睛�
铛!
这样一声响彻天海的交击声后,天海金身的金光竟然敛去,地藏身上竟然血气汹涌。尊贵如佛陀地藏,其天道金身,竟被一刀斩褪了天道,斩成了血肉之躯壳�
地藏的身躯明显动摇�
永恒已经剖开,而后可以……割寿!
以斩妄割破地藏天道金身的缘空师太,明显地比前一刻更强大,解放了更多自我,也更加地靠近永恒。而她的五指一放又一握,天理之常在其中�
她将日月星三轮斩妄刀放回了重玄遵身边,暂舍天之极,手中却握上了一柄人间之刀�
此刀弧度极高,把柄微曲,带着极致的冷酷与恶戾,有着见之裂魂的残忍—�
大齐定远侯的割寿刀�
此时的定远侯重玄褚良,还在大齐天子的得鹿宫里坐着,事发之前并不知自己要借刀,以为只是皇帝单纯的敲打、慰问,在天子出征幽冥之后,他震惊之余,也只能在得鹿宫中静等,而后便等来了命令…�
当然该出刀的时候,他亦没有半分犹疑�
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,况乎只是提供道途!
若是随征天海,以他现在的修为,不带上秋杀军,起不到半点作用。但他的道途却能够作为锐器,被能够真正撼动超脱的强者所用�
名为【割寿】的道途,就这样倾注于割寿名刀,飞落天海,被天妃握在掌心�
这位齐国历史上浮光掠影的传奇女子,按着金光敛去后肥头大耳的地藏,提着夸张凶厉的刀…�
这画面不免叫人遐想�
望海台原来是一只砧板!
天妃像个杀猪汉�
重玄胜嘴里常常念叨的宰年猪,难道竟是这一只?
齐天子夷灭枯荣院之后,等了这么多年,终于等到膘肥体壮吗?
姜望在竹林中静眺。他尤其注意到,此时的天道力量,分明地抗拒地藏,支持澹台文殊,而急不可耐地拥抱天妃�
当然天道力量也一直在拥抱他这尊超脱之下堪为第一的天人,但汹涌不歇的至情极欲魔意,帮他将天道暂拒于门外�
自世尊之后,就再也没有新的曳落族人出现�
曳落族的灭绝,完全可以描述为史实�
澹台文殊是比世尊更年长的曳落族天人,只是达者为师,才为世尊随侍�
在后曳落族时代,所有的天人,都是后天成就�
几可等同于天道的皈依者。非天资绝顶,不得其门而入�
姜望如此,天妃也如此�
而他被天道穷追不舍,解放天态非得以至情极欲魔意为绳来系身。天妃距离超脱境界都只有一步之遥,其所承受的天道吸引力,远比他更强大,天妃又是如何抵御的呢�
在过往的时光里,天妃是如何抗拒天道,保持自我?
躲在齐武帝手绘的那张天道画卷里,隔绝尘缘千年,当是其一。还有呢�
此刻她已经从那天道画卷里走出来,不可避免地叫天道欢喜!天道本能欢迎这般强者的皈依……渴求一尊天人之超脱�
姜望目不转睛,想着他要如何在不干扰天妃战斗的情况下,帮天妃对天道稍作抵抗�
超脱层次的争杀,不可能以他姜望为后手,把他姜望当做关键�
此时他当然已经明白,景天子搏金身而断因果,齐天子踏地狱而绝天眷�
两位霸国天子分工明确,原是早有预演�
只不过他紧追净礼而来,也想到了当绝地藏天眷,恰好自己又有撬动的可能。于是咆哮天海,横插了一杠,提前引发天海战争�
不仅给了地藏一个意外,也给了景齐两尊天子一个意外!
但想来结果是好的,让天妃这一步更加的突然,也多少牵扯了一点地藏的精力�
此时他虽明白天妃当有准备,还是穷极思虑,想要尽一份力——若能帮天妃解放更多力量,割寿地藏也就有更大的成功可能�
无穷无尽的天道力量,自发向天妃汇涌。天妃的气息愈是磅礴,天道力量靠近得就愈发汹涌,几乎显出一种迫急来�
姜望刚刚抬手举天,却见天妃的心口处,倏然飞出一座明艳的红色小鼎�
这座小鼎滴溜溜旋转着,洒落无穷鲜艳的光辉,更有一枚枚道字印文飞出,在红辉中浮沉不定,字曰“红尘白发非我意,只是相思懒回头”…�
却是情诗一篇篇�
或浓烈,或婉约,或绵绵�
数不尽的红尘之波涛,一浪浪地将天道力量推开�
人心之炽盛,虽天海不熄�
红尘天地鼎!
昔日姜望曾在姜无邪身上见过同样的红鼎,当然那座红鼎跟这一座比起来,无异萤火之于日月�
眼前这一座,很显然是齐武帝姜无咎的遗赠�
天妃正是以红尘天地鼎为心,守住了自我。又深居在天道画中,以此躲避天道的追紀�
也就是吴斋雪生得更早一些�
不然他跟河关散人写信说的那句“古来天人不人,斋雪应在古今外”,就应该好好改改�
古来天人能“人”者,吴斋雪,天妃,姜望也�
或许是时代的进步,或许是吴斋雪已经打破了不可能,天人的裂隙不可避免被挖掘、被拓开�
总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方法�
在这红尘之潮推天海的时刻,天妃手持割寿之刀:“当年西去洗月庵,先夫赠我红尘鼎,又以星占察天道,为我绘就天人卷。我以天人身、红尘心,入主洗月庵,经营千年,乃成大教。�
洗月庵继过去佛统,当然历史悠久,但算算时间,在当年天妃入主之时,此家传承已摇摇欲坠。本就隐世而修,声名不显,又遭大劫,几乎被世人遗忘…�
佛门圣地从来没有它,一直都是悬空寺和须弥山�
的确是天妃的经营,光大佛统,令洗月庵直追当年枯荣陀�
“我既光大过去。过去奉我以尊。�
“一生修业至此,独有一处不圆满,遗于过去。�
喀喀喀—�
澹台文殊脚下的金山,已经布满蛛网般的裂隙。祂即将摧毁这座梵山�
姜述身上紫袍鼓荡,他握紧了戟身,不惜国势,死死压住挣扎的地藏�
天妃提着割寿刀,用刀尖抵着地藏的皮肤,注视着地藏这尊天海身,仔细寻找永恒寿身的规则线索,眸光专注,有别样的虔诚!
她知道她或许只有一刀的机会,故对此刀格外珍惜,近乎于礼敬:“今割佛陀千寿,修满过去,于过去之时光,令先夫永证,而后永恒至今。�
“我在超脱门外多年徘徊,今日修成过去,也当永证。�
“佛陀慈悲,当不至使有情之人永隔,叫我怀憾!�